基于君正新一代 T32 芯片的DL32A-4G 双目 AOV 枪球新品,再次定义边缘<span style='color:red'>智能</span>安防的技术边界!
  当边缘 AIoT 技术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跨越,安防监控正经历从 "被动记录" 到 "主动感知" 的范式革新。在这一进程中,AOV(Always On Video)全时录像技术因其 "7×24 小时无间断感知" 的核心能力,成为无网无电场景、长效值守需求的关键解方。作为君正 T41 AOV 技术 2023 年的首批开发者,捷高电子凭借对安防场景的深刻理解与持续研发投入,基于君正新一代 T32 芯片推出 DL32A-4G 双目 AOV 枪球新品,再次定义边缘智能安防的技术边界。  从先行者到引领者,捷高的 AOV 技术积淀与研发定力  早在 2023 年,捷高便敏锐捕捉到安防市场对 "全时感知 + 低功耗" 的迫切需求,成为君正 T41 AOV 技术的先行开发者。彼时,其基于 T41 打造的初代 AOV 产品已实现 "事件触发无漏录" 的突破,却也发现了传统方案的三大痛点:极端环境下续航不足、复杂场景误报率高、多摄协同响应滞后。  为此,捷高组建专项研发团队,围绕 "功耗、智能、协同" 三大方向持续攻关。通过与君正深度联合调试,其研发人员将 T41 的 NPU 算力与场景算法深度耦合,在人形侦测准确率上实现从 95% 到 99% 的跨越;针对多摄同步问题,独创 "动态帧对齐" 技术,使双摄响应延迟缩短至 20ms 以内。这种 "芯片能力 + 场景算法" 的协同研发模式,为新一代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君正 T32 芯片发布时,捷高已积累超过 1500 小时的 AOV 场景实测数据,涵盖从 - 30℃极寒到 60℃高温的极端环境,为快速落地新一代产品提供了关键支撑。  DL32A-4G:以场景痛点为导向的技术突破  基于 T32 的技术升级,捷高 DL32A-4G 实现了三大维度的突破,重新定义 AOV 产品标准。  全时续航与智能节电的平衡:搭载 T32 的 RISC-V 协处理器,DL32A-4G 实现 "休眠 - 唤醒" 的无缝切换 —— 休眠时以 1 帧 / 秒低帧率录像,功耗低至 50mW;触发事件后 0.1 秒内切换至全帧率,较上一代方案功耗降低 30%。配合 12 节 18650 电池(24000mAh)与 15W 太阳能板,即使连续 15 天阴雨天仍能保持续航,真正实现 "全年无间断值守"。这种优化不仅依赖芯片本身的低功耗特性,更源于捷高对电池充放电曲线的精准建模,通过算法动态调节录像帧率,使电量利用效率提升 25%。  智能侦测与低误报的双重保障:依托 T32 的 1T 算力与 Magik 2.0 平台,捷高升级了 "多特征融合" 侦测算法。相比传统仅依赖轮廓识别的方案,新算法融合人形骨骼特征、运动轨迹与环境光特征,使 30 米内人车侦测准确率达 99.9%,误报率降低 90%。在农村路口等复杂场景测试中,对家禽、树叶晃动等干扰因素的过滤能力提升 4 倍,大幅减少无效告警对用户的干扰。  双目协同与细节追踪的无缝衔接:针对传统枪球联动 "视角断层" 问题,DL32A-4G 采用 "广角监控 + 细节追踪" 的双摄架构:4mm 广角枪机覆盖 120° 范围,6mm 变焦球机精准追踪目标。借助 T32 支持的 MIPI-2Lane+2Lane 多摄接口,捷高研发的 "智能视场切换" 算法可根据目标距离自动调节球机倍率,从发现目标到锁定细节仅需 0.5 秒,较行业平均水平快 1 倍。  此外,为解决偏远地区联网难题,该产品内置全网通 4G 双卡模块,支持电信 / 移动信号智能切换,在无网山区的信号接通率提升至 98%,远超行业 85% 的平均水平。  芯片与方案的协同  君正技术的场景化赋能  捷高产品的突破,离不开君正 T32 芯片的技术支撑。其新一代 ISP Tizano-v4.0 为 DL32A-4G 的 "日夜全彩" 提供关键能力 —— 通过优化暗区色彩矫正算法,使弱光环境下色彩还原度提升 40%,配合 F1.0 超星光镜头,实现 "0.01lux 照度下全彩成像";Hera-V1.2 编码器则让低码率场景下的画质细节提升 10.7%,在 4G 传输带宽有限的偏远地区,仍能保证关键细节清晰可辨。  更重要的是,T32 的内存优化能力(如 6M 分辨率仅需 512Mb 内存)为捷高的多摄方案提供了灵活性。通过将双摄数据处理与 AI 算法运行的内存占用动态分配,使系统在复杂场景下仍保持流畅运行,这正是捷高 "硬件 - 算法" 协同研发理念的最佳体现。  从 T41 到 T32,从初代 AOV 到 DL32A-4G,捷高的演进之路不仅是技术迭代的缩影,更展现了专业安防方案商 "以场景定义技术" 的核心逻辑。随着 DL32A-4G 在农田安防、边防监测等场景的落地,其正推动 AOV 技术从 "可选配" 变为 "刚需",为边缘智能安防打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5-08-01 11:45 阅读量:228 继续阅读>>
上海贝岭扫地机器人应用方案助力<span style='color:red'>智能</span>家居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家居的需求日益旺盛。这种需求推动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革命性飞跃,使得“解放双手”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据中国家电网权威发布的《2024年扫地机器人市场发展白皮书》揭示,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扫地机器人消费国。  上海贝岭可提供一系列高性能模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其中直流有刷电机驱动、运放、模拟开关、电平转换、音频功放、电源管理、X电容放电芯片、LED驱动、MOS管等可应用于扫地机器人。  方案介绍图1 扫地机器人应用框图  上海贝岭已有直流有刷电机驱动、运放、模拟开关、电平转换、音频功放、电源管理、X电容放电芯片、LED驱动、MOS管等一系列产品可满足扫地机器人应用。  直流有刷电机驱动  一台扫地机器人中一般包含5~7个电机,按照功能区分一般分为1~2个行走电机、1~2个边刷电机、1个滚刷电机、1个吸尘电机、1个激光电机。其中除吸尘电机对电机的转速以及效率要求较高,需选择直流无刷电机外,其余电机多采用单个或双个(步进电机)直流有刷电机。上海贝岭可提供全系列直流有刷电机驱动芯片(产品优势介绍如下),选型如表1所示。  高集成度、简化了系统设计中所需要的外围元器件;  高可靠性、集成OTP、OCP等保护功能为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保驾护航;  覆盖型号广,可根据电机的工作电压、电流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电机驱动解决方案;  封装种类多,可提供多款小型化封装产品,节约PCB设计面积。表1 直流有刷电机驱动芯片选型表  运放  为保证扫地机器人在运行过程的安全、可靠,电机部分的过流采样、堵转等功能都需要通过运放采集和放大信号,多采用通用或低噪声系列运算放大器实现此功能。另外,在扫地机器人中的激光定位模块中,对信号的采样精确度要求较高,一般采用高精度运算放大器。上海贝岭可提供一系列高可靠性的运算放大器如表2所示,其中低噪声运算放大器系列BL37XX具有较低的噪声性能,噪声参数对比如表3所示。表2 运算放大器选型表表3 BL37XX噪声参数对比表  模拟开关  在部分扫地机器中,由于需要处理的传感器信号比较多,MCU的IO资源紧张,需要对IO口进行复用。此类应用一般只走信号传输,对模拟开关的导通内阻没有过高要求。上海贝岭可提供一系列工业级、高可靠性性、低功耗、高带宽的模拟开关,选型表如表4所示。表4 模拟开关选型表  电平转换  在部分扫地机器人中,由于外设的I/O电压和MCU的I/O口电压不一样,导致两者之间无法直接通讯。一般会在外设和MCU之间增加电平转换芯片。低功耗、高性价比的两通道电平转换芯片BL15102可以满足此类应用,参数对比参见表5。BL15102典型应用图如图2所示。表5 BL15102静态电流测试对比表图2 BL15102典型应用原理图  音频功放  另扫地机器人的语音模块中,通常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用AB类或D类音频功放来驱动其中的扬声器。上海贝岭可提供一系列针对此应用的音频功放,选型表如表6所示。表6 音频功放选型表  电源管理  扫地机器人供电电压一般采用4节锂电池,无法直接给模块和MCU等供电,需要采用DC/DC、 LDO降压后给各子模块供电。上海贝岭电源管理芯片选型表如表7所示。表7 电源管理芯片选型表  X电容放电芯片  在部分扫地机器人的大功率充电座电路中,对待机功耗以及安规漏电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在X电容端增加X电容放电芯片以满足节能(低待机功耗)、安全保护(低安规漏电)等要求。上海贝岭推出的ME8701是一款X电容自动放电芯片,当230VAC输入时,会有极低的电流流进芯片,将功耗降至5mW以内。当230VAC断电后,ME8701与串联放电电阻相连,可自动对X电容进行放电。这种工作方法有助于灵活选择安规电容,优化EMIπ型滤波电路,降低电感成本。ME8701可满足此类扫地机器人的应用需求,典型应用图如图3所示。图3 ME8701典型应用原理图  LED驱动  在部分高端扫地机器人应用中,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以及视觉感受,需要通过LED驱动芯片控制LED的恒流精度、亮暗、颜色变化以及图案组合等效果。上海贝岭推出  ME7502是一款采用I2C通讯的恒流LED驱动芯片,具有32阶电流统调功能。由16根段输出、12根位输出组成192个点阵,每一个点具有256阶PWM占空比调整可满足此类应用需求,典型应用图如图4所示。图4 ME7502典型应用原理图  MOS管  上海贝岭可提供一系列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高可靠性的MOS管,选型表如表8所示。表8 MOS管选型表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5-07-30 10:13 阅读量:243 继续阅读>>
纳芯微重磅推出车规级SBC NSR926X,助力<span style='color:red'>智能</span>汽车电子架构升级!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加速从分布式向域控制中央集中式方向发展,系统设计面临以下关键挑战:  • 系统集成度:功能数量持续增加,需通过高集成方案降低外围器件数量,优化PCB空间布局;  • 功耗管理:低功耗待机、快速唤醒与多模式能耗控制需求提升,设计平衡难度加大;  • 总线系统设计:CAN FD、LIN等多总线架构广泛应用,需兼顾高速传输、低干扰性能与网络唤醒机制,保障通信可靠性与整车功耗水平。  纳芯微全新推出的NSR926X系列车规级SBC系统基础芯片,集成了三路低压差稳压器(LDO)、四路高边驱动(HSS)、LIN收发器及带部分网络(Partial Networking, PN)功能的高速CAN收发器,采用多合一平台级设计,全面满足智能汽车控制模块对供电、通信与驱动等功能的集成化需求,助力下一代汽车电子架构高效升级!  封装与选型  NSR926X采用7mm × 7mm QFN48封装,带Wettable Flank结构,支持AOI检测,符合AEC-Q100 Grade 1车规认证,可广泛应用于车身控制模块(BCM)、尾门控制单元、转向系统模块、挡位选择模块等车载电子系统。  NSR926X系列产品选型表  产品亮点  集成三路LDO输出,满足多电压域供电需求  ◆ LDO1:主稳压输出,提供5V/250mA (NSR926X) 或3.3V/250mA(NSR926XV33),适用于MCU供电;  ◆ LDO2:辅助稳压输出,5V/100mA,具备板外使用保护功能;  ◆ LDO3:可配置电压输出,支持5V或3.3V(NSR926X)、3.3V或1.8V(NSR926XV33) 选择,配合外部PNP晶体管可用于板外供电或与LDO1负载共享。  集成四路高边驱动,满足多样化负载控制需求  ◆ HS1、HS2:3Ω导通阻抗,适配中等功率负载;  ◆ HS3、HS4:6Ω导通阻抗,适用于轻载控制;  四路HS针对带大电容启动的应用场景进行了设计优化,兼顾启动性能与短路保护需求。  支持CAN FD与LIN通信,适配复杂车载网络架构  ◆ CAN收发器:支持最高5 Mbit/s FD通信,兼容CAN 部分网络(Partial Networking, PN)功能与CAN FD容错模式,符合ISO 11898-2:2016与SAE J2284标准;  ◆ LIN收发器:支持LIN 2.2协议,兼容ISO 17987-4与SAE J2602标准;  集成7种状态机模式,适配各种应用场景  ◆ 初始化模式 - Init Mode;  ◆ 正常工作模式 - Normal Mode;  ◆ 低功耗模式 - Stop/Sleep Mode;  ◆ 故障保护模式 - Restart/Fail-safe Mode;  ◆ 用户调试模式 - Test Mode  集成完善的智能唤醒与系统监控/故障诊断功能  ◆ WK端口支持电压检测及远程唤醒功能,具备高压测量功能,通过WK1与WK2可实现高压检测与备用测量模式切换;  ◆ 16位SPI接口,支持灵活配置与系统状态监控;  ◆ 故障输出/通用IO:3路Fail输出,支持故障状态显示,FO2/FO3可配置为通用IO或唤醒源;  ◆ 集成Fail-safe安全机制、看门狗定时器(窗口模式与超时模式)、中断与复位输出功能  依托高集成、高可靠、低功耗、可扩展等优势,纳芯微NSR926X系列SBC为下一代智能汽车电子系统提供稳定、灵活、可靠的一站式电源与通信支持平台!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5-07-28 14:06 阅读量:450 继续阅读>>
海尔 S300 <span style='color:red'>智能</span>门锁与君正 T32 芯片:技术共生的智慧安防样本
  海尔 S300 智能门锁作为高端安防领域的标杆产品,在技术集成与用户体验上展现出卓越优势。其标配的200万像素猫眼与 4.5 英寸全贴合大屏,可实时清晰呈现门外动态。  生物识别方面,S300支持人脸、指纹双重生物识别,安全等级对标金融场景。同时,它还兼备密码、IC 卡、远程、临时密码、周期密码及组合验证等多元解锁方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其中,人脸识别模块能高效捕捉面部特征点,通过人脸镜头与AI算法的深度协同,即便在光线复杂、角度多变等场景中,也能为用户提供 “刷脸即开” 的高效解锁体验,让科技感与实用性无缝衔接。  在核心安防性能上,S300搭载防撬、试错、低电量、逗留、胁迫五重异常告警,异常告警触发后实时上报APP通知用户。五重主动防御体系,为居家安全构筑全天候智能守护屏障。  智能化交互层面,海尔S300实现了猫眼摄像头、门锁屏幕、手机端的实时联动监控,门外动态尽在掌握。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智家APP 发起实时查看,还可与门外访客双向对讲。创新的 “家门语音小灵通” 支持个性化定制,无论是天气预警、日程提醒,还是温馨留言,都能在开关门时精准传递。  依托海尔智家APP,S300深度接入海尔智家生态,解锁智慧生活新体验。用户可随心设置 “回家 / 离家场景”,如关门后自动触发 “离家场景”,联动全屋家电完成灯光关闭、空调关闭、扫地机器人启动等操作。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量身定制个性化回家模式。当您踏入家门,灯光自动亮起,空调提前调至舒适温度,扫地机器人暂停工作,全屋家电默契配合,让每一次归家都充满专属仪式感,真正将门锁升级为贴心的 “智慧生活管家”。  君正 T32 芯片:驱动 S300 智能化的核心引擎  算力与算法的协同优化  君正 T32 搭载的 1T 算力芯片可同时处理人脸识别、视频编码等多任务,配合 Magik 2.0 平台优化内存效率,实现 6M 分辨率图像在 512Mb 内存下的稳定运行。这一特性使 S300 的生物识别模块响应延迟低于 0.3 秒,满足用户 “即触即开” 的使用需求。  图像处理的场景化升级  新一代 ISP Tizano-v4.0 技术针对 S300 的猫眼场景进行专项优化:通过紫边去除算法提升画面纯净度,2D 降噪技术在保留细节的同时降低噪点干扰,暗区色彩矫正功能使夜间成像色彩还原度提升 25%,确保猫眼在弱光环境下仍能清晰捕捉访客特征。  编码效率与多摄支持  T32 的 H265+H264 编码技术在低码率场景下提升 10.7% 的主观画质评分,高动态场景压缩效率可达 39%,有效减少云端存储与网络传输压力。同时,芯片支持 MIPI 双摄输入及最大 4 摄拓展,完美兼容 S300 的猫眼与生物识别模组硬件集成,避免多模块运行时的资源冲突。  功耗与内存的平衡设计  通过内存架构优化,T32 使 4K 分辨率运行仅需 1G 内存,配合 AI 编码的智能降码率技术,在保障高性能的同时将门锁待机功耗降低 30%,适配长时间使用场景下的续航需求。  海尔S300与君正T32的技术融合,展现了 “场景定义技术” 的产品逻辑:前者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构建功能矩阵,后者以边缘计算能力赋予硬件 “感知 - 决策 - 执行” 的闭环能力。当3D人脸识别的精准度、猫眼监控的清晰度、全屋联动的响应速度通过芯片技术形成协同效应,智能门锁不再局限于安防工具的属性,而是成为连接智慧家居生态的关键节点,为用户提供 “安全可感知、交互更自然” 的居住体验。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5-07-22 11:09 阅读量:862 继续阅读>>
上海雷卯电子:<span style='color:red'>智能</span>机器人里的MOSFET选型要求
  具身智能机器人,通常由多个子系统组成,而 MOSFET 作为关键的功率开关器件,在多个子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下面我们来拆解一下:  一、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主要组成部分  1、主控制器/计算单元:  机器人的“大脑”。通常是高性能处理器(如CPU、GPU、NPU)组成的计算平台,运行操作系统、AI算法、路径规划、决策控制等。  2、感知系统:  机器人的“感官”。  传感器:摄像头(视觉)、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测距、建图)、IMU(惯性测量单元,姿态)、编码器(电机位置/速度)、力/力矩传感器、麦克风(声音)、触摸传感器等。  传感器接口与处理电路: 负责采集、滤波、放大、模数转换传感器信号。  3、运动系统:  机器人的“肢体”。  执行器:最核心的是电机(直流有刷电机、直流无刷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还可能包括液压/气动执行器(在工业机器人或大型机器人中更常见)。  驱动器/功率放大器: 将控制信号(来自主控制器)转换成驱动执行器所需的大电流/大电压功率信号。这是MOSFET应用最密集的地方。  机械结构: 关节、连杆、齿轮箱、轮子/履带等。  4、电源管理系统:  电池: 通常是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组。  充电管理电路:控制电池充电过程。  电压转换模块: 将电池电压转换成系统各部分(主控、传感器、驱动器等)所需的不同电压等级(如12V, 5V, 3.3V, 1.8V等)。DC-DC转换器大量使用MOSFET。  电源分配与保护: 开关控制各路电源通断,过压/过流/欠压保护。  5、通信系统:  内部通信总线: CAN, I2C, SPI, UART, Ethernet等,连接主控与各子系统。  外部通信: Wi-Fi, 蓝牙, 4G/5G, 以太网等,用于与云端、其他设备或用户交互。  人机交互:显示屏、扬声器、指示灯、触摸屏、语音交互模块等。  软件与算法:操作系统、驱动程序、感知算法(SLAM、目标检测识别)、导航规划算法、运动控制算法、决策AI、应用程序等。  二、MOSFET在智能机器人中的应用及选型要点  MOSFET在智能机器人的核心作用是在各种电路中作为高效、快速、可控的电子开关或放大器,用于功率控制和转换。  1、电机驱动(运动系统-驱动器)  (1)MOSFET应用  H桥驱动电路(有刷直流电机):由4个MOSFET组成全桥或半桥电路,或者用上海雷卯两颗合封(N+P)MOSFET精确控制MOSFET的开通和关断,可以控制电机的方向、速度(通过PWM脉宽调制)和启停。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是关键。N+P合封MOSM,驱动简单,电路尺寸更小。下图为合封。  三相逆变器(无刷直流电机/永磁同步电机):由6个MOSFET(每相上桥臂和下桥臂各一个)组成三相全桥逆变电路,或三颗合封MOSFET,通过精确控制MOSFET的开关时序(通常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产生旋转磁场驱动电机。要求开关频率高、开关速度快、损耗低。  (2)常用MOSFET类型:  功率MOSFET: 这是最主要的应用。根据电机功率(电压、电流)选择合适规格的N沟道增强型MOSFET。  低导通电阻MOSFET:至关重要!导通电阻直接决定导通损耗和发热。常用 Trench MOSFET 或 Super Junction MOSFET 技术实现低 Rds(on)。  快速开关MOSFET:高开关频率可提高控制精度和效率,降低电机噪声(人耳可闻噪声)。需要低栅极电荷和米勒电容。  集成模块:为简化设计、提高功率密度和可靠性,常使用将MOSFET、栅极驱动、保护电路集成在一起的 IPM 或 PIM。  (3)选型关键参数:  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导通电阻、栅极电荷、开关速度、热阻、封装。  上海雷卯有多种型号MOSFET适合用于智能机器人电机驱动。  2、电源管理系统  (1)MOSFET在电源管理系统应用  同步整流:DC-DC转换器 (降压/升压/升降压)  电池保护板:MOSFET串联在电池组充放电回路中,作为开关。当检测到过充、过放、过流或短路时,关断MOSFET 以切断回路,保护电池安全。要求导通电阻极低(减小压降损耗)、开关速度适中、可靠性极高。  负载开关:控制子系统电源的通断(如关闭未使用的传感器模块以省电)。MOSFET作为受控开关串联在电源路径上。要求导通电阻低、关断漏电流小。  (2)电源管理常用MOSFET类型  功率MOSFET:用于DC-DC主开关和同步整流开关。同样追求低 Rds(on) 和高开关速度。  低导通电阻 MOSFET:在同步整流和负载开关中至关重要。  专用电池保护MOSFET:通常为N沟道,具有极低的导通电阻和适合保护板应用的封装。  小信号MOSFET:可能用于控制逻辑或辅助电源开关。  (3)选型关键参数  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导通电阻、栅极电荷、开关速度(对于开关管)、体二极管特性(对于同步整流)、关断漏电流(对于负载开关)。  3、传感器接口与执行器控制  (1)作用  高功率传感器/执行器驱动: 某些特殊传感器(如大功率激光发射管)或执行器(如电磁阀、大功率LED灯)可能需要MOSFET作为开关来控制其供电。  脉冲信号放大: 在驱动某些需要较大电流脉冲的传感器(如超声波发射器)时,可能用到MOSFET进行功率放大。  (2)常用MOSFET类型:  中小功率MOSFET: 通常对开关速度要求不如电机驱动那么高,更关注导通电阻和成本。  逻辑电平MOSFET:方便由微控制器GPIO直接驱动。比如说2N2007。  (3)选型关键参数:  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导通电阻、栅极阈值电压。  综上所述: MOSFET在智能机器人中的核心战场是电机驱动和电源管理(特别是DC-DC转换器中的同步整流)。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5-07-16 17:36 阅读量:271 继续阅读>>
荣湃新一代数字光耦:赋能<span style='color:red'>智能</span>电表更高效率与可靠性
  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如智能电表)功能日益强大,内部各模块间的数据交互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大家对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和成本效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作为保障信号安全和系统稳定的关键元件——隔离器的性能与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荣湃全新推出的新一代数字光耦产品,正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而生。它融合了先进的电容隔离技术和智能分压技术 (iDivider),在多个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性能全面提升  相比上一代产品,传输速度更快,信号更精准,运行更稳定可靠,有效解决用户在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优化用户体验  针对用户反馈的痛点进行了针对性优化,(如空气中隔离耐压打火损坏 , 返修率高等问题),使用体验更佳。  更具成本优势  在提供卓越性能的同时,价格更具市场竞争力,助力客户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目标。  凭借电容隔离技术带来的高传输速率和高可靠性,数字光耦正逐步替代传统低速光耦和中高速光耦,成为实现高效信号隔离和保障系统安全的理想选择。  全新一代数字光耦和传统低速光耦的对比  在为智能电表等设备选择信号隔离方案时,传统低速光耦和新兴的数字光耦是主要选项。荣湃全新一代数字光耦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实现了显著突破,为系统设计带来全新可能。以下是核心对比:  1 传输速率瓶颈  传统低速光耦 (4引脚常见):  ·基础开关速度慢,且随时间推移光衰效应加剧。  ·典型速率限制:仅约 50kbps。  ·即使通过增加复杂外围电路尝试提速,极限速率也仅在 100kbps 附近徘徊。  ·外围电路不仅增加成本,更显著提升主板复杂度,降低系统整体可靠性。  高速光耦:  ·速率可达 10Mbps,解决了低速问题。  ·主要局限:单芯片通常仅提供 1 个通道。 多通道应用需多个芯片,占用宝贵PCB面积,布局设计挑战大。  荣湃全新一代数字光耦:  ·平均传播延时大幅降低至约 40ns (前代产品约 300ns)。  轻松支持更高速的通信协议,突破传统光耦的速率天花板。  无需复杂外围提速电路,设计更简洁。  2 集成度与空间效率  传统低速光耦:  ·单通道或多通道方案相对成熟,但提速方案占用空间大。  高速光耦:  ·多通道应用占板面积大,不利于紧凑设计。  荣湃全新一代数字光耦:  ·采用创新的 WB SSOIC-10 封装。  ·集成度高,在仅约 40mm² 的超小面积内,集成 3 个独立信号通道。极大节省PCB空间,简化布局,助力设备小型化。  3 可靠性与绝缘能力  传统低速光耦:  ·性能会随时间和光衰下降,长期可靠性是挑战。  荣湃全新一代数字光耦:  ·显著提升隔离电容性能,增强绝缘能力。  ·关键指标卓越:  交流耐压:10kVrms (1分钟)  浪涌能力:15kVpeak  ESD防护:>9kV  ·提供顶级的电气隔离保护和抗干扰能力,确保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应用优势  得益于面积小、集成度高、绝缘性能好的优势,数字光耦在智能电表中的应用中,已成为替代普通光耦的更优选择。国家电网三相智能电表框图  在国家电网三相智能电表中,隔离器件扮演着保障系统安全和信号完整性的关键角色,主要应用于两处核心通信接口:  -计量-管理主芯与移动通信模块间的载波通信隔离  -计量-管理主芯对外RS-485通信隔离  传统低速光耦面临的严峻挑战:  寿命瓶颈:业界公认,常规光耦的稳定可用寿命约10年。即使通过加严筛选留出裕量,才勉强触及国家电网 2020版标准强制要求的16年寿命。未经严格筛选的产品,难以满足这一硬性指标。  速率瓶颈:随着智能电表功能日益复杂,单次采集数据量激增。为提升效率,国家电网载波与RS-485通信的波特率已从9600bps 提升至 115.2kbps。在此速率下,单个数据位脉宽仅约8µs,传统低速光耦的性能已逼近甚至达到极限,难以可靠传输高速信号。  此外,南网最大6Mbps 通信速率要求下,传统低速光耦、中速光耦无法满足速率需求,此时,载波速率高达8Mbps的数字光耦,可以提供更大的价值支持。  —总结发言—  荣湃全新一代数字光耦:  国网严苛要求的理想答案  荣湃基于高性能SiO2电容隔离工艺打造的全新一代数字光耦,完美解决了上述挑战:  ·超长寿命,轻松满足16年国标  ·通过器件级加强绝缘认证  ·可在 1500Vrms / 2121Vpeak 的可重复工作电压下稳定运行超过30年,远超国网16年要求,无需依赖加严筛选,提供本质可靠保障。  ·高速传输,畅行115.2kbps  ·极低的传播延时,轻松兼容RS-485、CAN、SPI等高速协议。  ·顶级绝缘与安全防护:  10kVrms 交流耐压 (1分钟)。  15kVpeak 浪涌耐压。  >9kV ESD 防护。  ·提供业内领先的电气隔离强度和抗干扰能力,确保系统长期安全无虞。  ·高集成度,优化紧凑设计:  ·创新封装技术,在严格满足8mm爬电距离要求的前提下。  ·以极小的占板面积实现功能,完美契合智能电表对PCB布局紧凑化的严苛需求。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5-07-15 11:53 阅读量:266 继续阅读>>
广和通:纯视觉<span style='color:red'>智能</span>割草机颠覆传统,上市即获Heimwerker五星权威认可
  在2025欧洲工具及智能硬件领域“黄金标准”Heimwerker的最新测评中,搭载广和通纯视觉方案的智能割草机器人,凭借高达标性能、强环境适应性、卓越用户体验,赢得了该国际权威评测机构的五星好评。这份来自市场的权威肯定,印证了纯视觉技术路线在智能割草机器人领域的巨大潜力,以及其赋能终端产品的卓越表现,成为消费者高复杂专业工具的购买核心依据。  视觉技术迎接割草机器人核心挑战  智能割草机器人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如何实现产品的稳定可靠运行、显著降低成本并加速产品落地,始终是行业突破的关键。相较于依赖物理围栏或埋线的传统方式,纯视觉技术以其对环境的深度理解能力,正成为实现“无束缚自由作业”愿景的核心驱动力。广和通深度聚焦视觉感知,致力于为合作伙伴打造一双真正“看得懂”环境的“机器之眼”,解决核心痛点。  广和通核心价值:赋能客户成功落地  赋予精准的环境认知: 广和通纯视觉解决方案让割草机能够智能区分草坪边界、识别各类障碍物。其先进的视觉算法即使在复杂光照下也能实时解析环境,为安全避障和高效路径规划提供强大支撑,大幅提升产品可靠性。  实现免埋线自由导航: 广和通的关键技术在于提供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自主定位与导航能力。通过智能融合视觉信息与传感器数据,系统能有效确保机器人在庭院复杂环境中长时间稳定运行,彻底摆脱物理边界限制,满足用户核心需求。  加速商业化落地与成本优化: 广和通的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工程落地能力和为客户降本增效:  系统性降本方案: 依托深厚技术积累,广和通通过创新和软硬件深度协同,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有效降低整机成本,提升终端产品市场竞争力。  坚固可靠的硬件平台: 方案配备精心设计的硬件,具备宽温适应、全天候防护(IPX6)及应对户外严苛环境的能力,确保产品稳定运行,降低客户硬件开发风险和后期维护成本。  丰富的落地经验与定制支持: 广和通拥有服务全球多家知名机器人厂商的成功经验,能根据客户具体需求提供高度定制化的方案和高效的软硬件集成支持。客户无需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即可快速完成产品开发和上市部署,显著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规避研发风险: 广和通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工程实践经验,能有效帮助客户避开研发歧途,确保产品性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减少试错成本。  市场验证与客户成就  广和通的纯视觉解决方案已成功助力全球多家智能机器人厂商实现产品商业化。2024年,搭载该方案的割草机器人率先实现终端量产,标志着技术和产品的成熟度与可靠性。2025年,相关产品在欧美市场获得广泛关注与认可,Heimwerker的五星评价正是市场对广和通赋能价值及其客户产品卓越性能的强有力背书。  广和通赋予机器的视觉能力,远不止于“看见”,更在于“理解”与“决策”。这双日益精进的“机器之眼”,正引领着以智能割草机器人为代表的低速室外移动机器人产业,突破感知边界,实现真正的自主、智能与无界作业。广和通将持续以领先的纯视觉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打造差异化优势,赢得消费者青睐。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5-07-11 10:33 阅读量:543 继续阅读>>
恩智浦与吉利汽车研究院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创汽车<span style='color:red'>智能</span>化未来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纳斯达克代码:NXPI)宣布,与吉利汽车研究院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深化双方合作,聚焦智能化汽车技术,携手创新,助力吉利汽车智能化战略加速落地。恩智浦与吉利汽车研究院联合创新实验室签约仪式  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向飞,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高级模拟与汽车嵌入式系统业务总经理Jens Hinrichsen代表双方签署实验室合作协议。吉利汽车先进电子实验室负责人徐晓煜,恩智浦半导体首席执行官Kurt Sievers、恩智浦半导体总裁Rafael Sotomayor、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中国事业部总经理李晓鹤,恩智浦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汽车电子事业部总经理刘芳女士出席并见证了签约和实验室揭牌仪式。  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恩智浦与吉利汽车研究院的合作涵盖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新能源、车身进入、车载网络等多个应用领域,打造跨不同车型和品牌的汽车电子解决方案。在当前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的浪潮之下,此次联合创新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全新阶段。吉利汽车研究院正全面推进“智能科技生态网”建设,此次与恩智浦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旨在通过芯片创新,助力吉利加速智能化技术的研发、验证与产业化落地。  双方将以实验室为载体,将吉利汽车系统且多元的需求与恩智浦领先的产品组合和全面的服务支持相结合,围绕汽车雷达系统、车内通信与连接技术、电子电气架构、AI 应用场景等不同方面合作探索,打造芯片新技术快速高效的产业化孵化管道,实现双方深度合作和共赢。  吉利汽车研究院任向飞表示:“吉利始终以用户视角洞察真正需求,坚持守正创新,构建强大的技术护城河,为未来的可持续增长夯实基础。恩智浦作为我们多年的合作伙伴,在汽车电子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研发资源,借由此次联合创新实验室的新平台,我们双方将持续展开全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前瞻技术布局,打造芯片新技术快速高效的产业化孵化管道,为中国汽车用户提供高价值产品与高质量体验。”  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高级模拟与汽车嵌入式系统业务总经理Jens Hinrichsen表示:“恩智浦很荣幸与吉利汽车研究院持续深化全面合作。恩智浦将依托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深厚积累,提供从芯片平台、系统级方案到全球技术资源的全方位支持,助力吉利构建面向未来的智能化体系,从而打造一个高效与长期价值并存的、更安全、更智能的未来,并探讨智能汽车的更多可能性。”  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中国事业部总经理李晓鹤表示:“恩智浦将坚定地履行对中国市场的承诺,持续构建广泛的创新生态体系。吉利不仅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更是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领者。我们相信,通过携手吉利探索创新协作的模式,恩智浦不仅将助力吉利加速智能化进程,也将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5-07-03 14:48 阅读量:328 继续阅读>>
Aqara <span style='color:red'>智能</span>摄像机 G100 :产品创新与君正芯片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智能家居安防市场的激烈角逐中,Aqara 智能摄像机 G100凭借精准的产品定位与前沿技术脱颖而出,通过与君正 T31X芯片的深度协作,重新定义行业技术标准。  一、Aqara G100:性能与价值的标杆之作  作为 “HomeKit 生态高价值比标杆摄像机”,G100 在性能与价值上实现双重领先。300万像素搭配140° 超广角镜头,相比竞品大幅降低监控盲区;经典双模式夜视系统,黑白夜视采用无红曝红外灯补光,全彩夜视可选择定时补光或通过配置自动化实现智能补光模式,适配全天候监控场景。  IP65级防护与 - 10℃至 + 40℃宽温域运行能力,使其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远超同类产品。本地AI移动侦测与人形识别,结合边缘计算实现毫秒级响应,误报率较传统方案降低80%以上。同时,可玩性高,适合极客用户的RTSP流传输和NAS转存功能也得以支持,以及WiFi 6高速传输和多生态兼容,构建起技术护城河。  二、君正 T31X 芯片:突破性能边界的技术引擎  君正T31X芯片通过异构计算架构,在1Gbit DDR 平台实现传统2Gbit DDR才能达成的HomeKit SDK 流畅运行,内存利用率提升至传统方案的 1.8 倍。其多核视频处理单元支持1080p、720p、360p三码流实时编码,配合H.265 + 技术降低40%带宽需求,确保全终端低延迟、高质量视频传输。  基于Magik算力平台,为本地智能提供算法支撑,深度学习算法使物体与人形识别准确率提升65%,有效增强安防可靠性。  Aqara 智能摄像机 G100凭借产品与芯片的协同创新,在性能与价值维度实现对竞品的全面超越,为智能家居安防领域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5-07-01 15:07 阅读量:309 继续阅读>>
罗姆与芯驰科技联合开发出车载SoC X9SP参考设计,配备罗姆面向SoC的PMIC,助力<span style='color:red'>智能</span>座舱普及!
  6月25日,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罗姆(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宣布,与领先的车规芯片企业芯驰科技面向智能座舱联合开发出参考设计“REF68003”。该参考设计主要覆盖芯驰科技的智能座舱SoC*1“X9SP”产品,其中配备了罗姆的PMIC*2产品,并在2025年上海车展芯驰科技展台进行了展示。2025年上海车展芯驰科技展台现场照片右三:芯驰科技 创始人 仇雨菁      左二:芯驰科技 创始人 CTO 孙鸣乐左三: 罗姆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董事长 米泽 秀一  芯驰科技的X9系列产品全面覆盖仪表、IVI、座舱域控、舱泊一体等从入门级到旗舰级的座舱应用场景,已完成百万片量级出货,量产经验丰富,生态成熟。盖世汽车研究院最新数据(国内乘用车上险量)显示, 2025年1-3月,在10万元以上的车型中,芯驰科技的X9系列座舱芯片(包括仪表、中控和域控)装机量位 居本土第一名,覆盖上汽、奇瑞、长安、一汽、广汽、北汽、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车企的50多款主流车型和大量出海的车型。  芯驰科技与罗姆于2019年开始技术交流,并一直致力于合作开发智能驾驶舱的应用。2022年,双方签 署了车载领域的先进技术开发合作协议。迄今为止,双方通过结合芯驰科技的车载 SoC“X9H”、“X9M”和“X9E”、以及罗姆的PMIC、SerDes IC*3 以及 LED 驱动器 IC ,共同开发了面向智能驾驶舱的参考设计。  2025 年,面向中高端智能座舱,芯驰科技与罗姆联合开发出基于车载 SoC“X9SP”的新参考设计 “REF68003”。罗姆提供用于SoC的PMIC“BD96811F44-C”、BD96806Q04-C”、“BD96806Q05-C”和“BD96806Q06-C”,符合ISO 26262以及ASIL-B*4,有助于实现各种高性能车载应用。今后,罗姆将继续开发适用于汽车信息娱乐系统的产品,为提高汽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贡献力量。  芯驰科技 CTO 孙鸣乐表示:“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对汽车电子和零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X9SP是芯驰X9系列高性能座舱SoC的核心旗舰产品,面向智能座舱与跨域融合场景设计,具备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特别适用于舱泊一体的解决方案。新开发的参考设计将罗姆的PMIC与X9SP相结合,以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能效。我们期待与罗姆继续合作,在未来提供各种创新的车载解决方案。”  罗姆董事 高级执行官 立石 哲夫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与车载SoC领域领先公司——芯驰科技联合开发新的参考设计。集成了信息娱乐以及ADAS功能监控等各种功能的智能座舱正在加速普及,尤其在下一代电动汽车中,PMIC等车载模拟半导体产品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罗姆此次提供的SoC用PMIC是能够灵活地应用于新一代车载电源并满足功能安全要求的电源IC。今后,通过继续加深与芯驰科技的交流与合作,罗姆将会加快开发支持下一代智能座舱多功能化发展的产品,为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背景>  近年来正在普及的智能驾驶舱,除了具备仪表集群和信息娱乐系统等多种功能之外,还加速了大型显示器的采用。与此同时,车载SoC所要求的处理能力也在增加,因此要求作为核心器件承担电力供给的 PMIC等电源IC兼顾支持电流和高效工作。  罗姆提供面向SoC的PMIC,不仅稳定性和效率性高,还可通过内部存储器(OTP)进行任意输出电压设定和顺序控制。通过最小限度的电路变更,可构建面向各种车型、模型的电源系统,为削减汽车制造商的开发工时做出贡献。  关于配备了“X9SP”和罗姆产品的参考设计“REF68003”  “REF68003”配备了芯驰科技的智能座舱用SoC“X9SP”以及罗姆的SoC用PMIC。目前,该参考设计已在芯驰科技验证完毕。利用该参考设计,可实现达到安全等级ASIL-B的智能座舱。另外,罗姆提供的 SoC用PMIC,可使用内部存储器(OTP)进行任意输出电压设置和时序控制,因此可根据具体的电路需求高效且灵活地供电。  该参考设计利用芯驰科技自有的硬件虚拟化支持功能,支持在单个SoC上运行多个OS(操作系统)。同时,利用硬件安全管理模块,还可将来自OS的命令传递给SoC和GPU。此外,通过替换成引脚兼容的芯驰科技其他SoC,还可以在不更改电路的前提下快速更改规格。  ・关于芯驰科技的智能座舱SoC“X9SP系列”  https://www.semidrive.com/product/X9SP  ・关于罗姆的参考设计页面  有关参考设计的详细信息以及配备于其中的产品信息,已在罗姆官网上发布。  URL:https://www.rohm.com.cn/reference-designs/ref68003  关于参考设计的更详细信息,请通过销售代表或罗姆官网的“联系我们”页面进行垂询。  关于芯驰科技  芯驰科技是全场景智能车芯引领者,专注于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车规芯片,覆盖智能座舱和智能车控领 域,涵盖了未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最核心的芯片类别。芯驰全系列芯片均已量产,出货量超800万片。芯驰目前拥有超200个定点项目,服务超过260家客户,覆盖国内90%以上主机厂及部分国际主流车企,包括上汽、奇瑞、长安、东风、一汽、日产、本田、大众、理想等。  关于罗姆  罗姆是成立于1958年的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制造商。通过铺设到全球的开发与销售网络,为汽车和工业设备市场以及消费电子、通信等众多市场提供高品质和高可靠性的IC、分立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产品。在罗姆自身擅长的功率电子领域和模拟领域,罗姆的优势是提供包括碳化硅功率元器件及充分地发挥其性能的驱动IC、以及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器等外围元器件在内的系统整体的优化解决方案。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罗姆官网:https://www.rohm.com.cn/  <术语解说>  *1) SoC(System-On-a-Chip:系统单芯片)  集成了CPU(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接口等的集成电路。为了实现高处理能力、电力效率、空间削减,在车载设备、民生设备、产业设备领域被广泛使用。  *2)PMIC(电源管理IC)  一种内含多个电源系统、并在一枚芯片上集成了电源管理和时序控制等功能的IC。与单独使用DC-DC转换器IC、LDO及分立元器件等构成的电路结构相比,可以显著节省空间并缩短开发周期,因此近年来,无论在车载设备还是消费电子设备领域,均已成为具有多个电源系统的应用中的常用器件。  *3) SerDes IC  为了高速传输数据而成对使用、用来进行通信方式转换的两个IC的总称。串行器(Serializer)用来将数据转换为易于高速传输的格式(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解串器(Deserializer)用来将传输的数据转换为原格式(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  *4) ISO 26262、ASIL(Automotive Safety Integrity Level)  ISO 26262是2011年11月正式颁布实施的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功能安全相关的国际标准。是一种旨在实现“功能安全”的标准化开发流程。需要计算车载电子控制中的故障风险,并将降低其风险的机制作为功能之一预先嵌入系统。该标准覆盖了从车辆概念阶段到系统、ECU、嵌入软件、设备开发及其生产、维护和报废阶段的车辆开发整个生命周期。 ASIL是ISO 26262中定义的风险分类系统,共分4个等级,风险等级越高,对功能安全的要求就越高。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5-06-26 13:10 阅读量:389 继续阅读>>

跳转至

/ 37

  • 一周热料
  • 紧缺物料秒杀
型号 品牌 询价
RB751G-40T2R ROHM Semiconductor
BD71847AMWV-E2 ROHM Semiconductor
TL431ACLPR Texas Instruments
MC33074DR2G onsemi
CDZVT2R20B ROHM Semiconductor
型号 品牌 抢购
IPZ40N04S5L4R8ATMA1 Infineon Technologies
ESR03EZPJ151 ROHM Semiconductor
STM32F429IGT6 STMicroelectronics
TPS63050YFFR Texas Instruments
BU33JA2MNVX-CTL ROHM Semiconductor
BP3621 ROHM Semiconductor
热门标签
ROHM
Aavid
Averlogic
开发板
SUSUMU
NXP
PCB
传感器
半导体
关于我们
AMEYA360商城(www.ameya360.com)上线于2011年,现有超过3500家优质供应商,收录600万种产品型号数据,100多万种元器件库存可供选购,产品覆盖MCU+存储器+电源芯 片+IGBT+MOS管+运放+射频蓝牙+传感器+电阻电容电感+连接器等多个领域,平台主营业务涵盖电子元器件现货销售、BOM配单及提供产品配套资料等,为广大客户提供一站式购销服务。

请输入下方图片中的验证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