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MLCC不但是工业大米,随着军用设备电子化,自然少不了MLCC的身影。电子设备向小型化、高性能方向发展,MLCC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工作环境,包括机械应力、热冲击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不同设计类型的MLCC应运而生。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几种高性能MLCC设计。
常规MLCC
MLCC采用标准的多层结构设计,通常由陶瓷本体、内电极和外端电极组成。其端子电极一般包含镀铜和镀镍层,具有成本优势但在机械应力下容易产生裂纹。
软端子MLCC
软端子MLCC在常规MLCC的基础上,在镀铜及镀镍层中加入导电性树脂层,这一特殊的四层端电极结构设计使其具有优异的抗机械应力能力。
Open模式MLCC
Open模式MLCC专为解决机械裂纹问题而设计,其特点是内部电极的重叠区域(活性区域)设计有所不同,即使在发生裂纹时也能降低短路风险。
Open模式+软端子MLCC
在open设计的基础上,将外电极做成软端子结构,大大降低裂纹风险,但成本较贵。
内串结构MLCC
内部结构设计成串联结构,降低电容失效风险,通常用在高压低容设计。
支架MLCC
带金属支架的MLCC通过增加金属框架来增强机械强度,提高抗振动和抗冲击能力,适用于高可靠性要求的应用场景。
总结
不同设计的MLCC特点及应用场景如下,选型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成本考量。
Previous:海凌科:十轴姿态陀螺仪 检测物体运动角度和姿态变化
Next:无源晶振电路中两端电阻和电容的作用是什么
Online messageinquiry
model | brand | Quote |
---|---|---|
RB751G-40T2R | ROHM Semiconductor | |
BD71847AMWV-E2 | ROHM Semiconductor | |
TL431ACLPR | Texas Instruments | |
MC33074DR2G | onsemi | |
CDZVT2R20B | ROHM Semiconductor |
model | brand | To snap up |
---|---|---|
IPZ40N04S5L4R8ATMA1 | Infineon Technologies | |
STM32F429IGT6 | STMicroelectronics | |
BU33JA2MNVX-CTL | ROHM Semiconductor | |
TPS63050YFFR | Texas Instruments | |
BP3621 | ROHM Semiconductor | |
ESR03EZPJ151 | ROHM Semiconductor |
Qr code of ameya360 official account
Identify TWO-DIMENSIONAL code, you can pay attention to
Pleas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below: